高速的現代化發展讓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經濟機會不斷增加。然而在此進程中,男女受益卻並不平等。阻礙中國性別平等的障礙不計其數,其中, 明顯的薪資差異與失衡的政治參與比例僅僅是其中兩例。隨著中國繼續推進其社會經濟發展,彌補這些缺陷將成為重中之重。
Global Gender Index
中國憲法規定婦女「在生活等各個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過去幾十年,中國女性的權益確有顯著改善。例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識字率也在上升。然而,中國在提高女性地位方面的速度如今已被他國反超。中國在該指數中的排名從2006年115個國家中的63位猛跌至2017年144個國家中的第100位。
中國女性健康狀況展望
完善的醫療系統與良好的健康狀況是衡量兩性平等的關鍵指標。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似,隨著中國越發富裕,公民的預期壽命也不斷延長。2016年出生的中國女性預期壽命為77.8歲,比2000出生的女性多出4年,比1980年的多9.5年。雖然中國女性的預期壽命早在1970年就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但與高收入的鄰國日本(87.1歲)與韓國(85.2歲)相比仍有差距。
孕產婦死亡率等健康指標也反映出了積極的變化。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孕產婦死亡率自1990年起已大幅降低,從每10萬活產中有97例死亡孕產婦到2015年僅27例死亡。這一比例優於巴西(100000:44)和印度(100000:174)等其他大型發展中經濟體。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每10萬活產中有14例孕產婦死亡,其中芬蘭以100000:3的比例遙遙領先。
中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以安徽省為例,每100個出生男嬰所對應的女嬰數還不足80。
雖然中國在女性預期壽命與健康狀況方面已取得進展,但仍然存在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與長期的「重男輕女」文化導致男女出生比例高達100:87,讓中國在世界經濟論壇調查的144個國家中排名墊底。
中國女性受教育機會
全球範圍內,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低於男性,這限制了她們的經濟收益前景,也與早孕率升高息息相關。
近年來,中國各地全力以赴,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教育普及。1986年通過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和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男女在入學、學位與留學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藉此舉措,女性識字率從2000年的86.5%提高到2016年的92.7%。雖然成績喜人,但中國在全球排名中依然靠後,遠遠低於識字率超過99%的高度發達經濟體。
經年累月,中國的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提高了國民識字率。中國女性的平均就學年限已從1990年的4.8年增長到2015年的7.2年,小學教育幾乎全面普及。絕大多數中國年輕女性(95.9%)可以升入中學。相比初等教育88.3%、中等教育75.9%的全球平均入學率,中國的表現可謂更勝一籌。
自2008年以來,相比男性,中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的可能性更高。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2016年,女性佔中國高校本科生人數的52.5%。世界經濟論壇在高等教育性別均衡的排名中,將中國列為第一。
2018年中國頂尖大學男女比例 | |||
---|---|---|---|
世界大學排名 | 學校 | 女生 (%) | 男生 (%) |
27 | 北京大學 | 47 | 53 |
30 | 清華大學 | 32 | 68 |
116 | 復旦大學 | 51 | 49 |
169 | 南京大學 | 50 | 50 |
177 | 浙江大學 | 22 | 78 |
188 | 上海交通大學 | 41 | 59 |
資料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中國女性的經濟機遇
中國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國家的整體繁榮,但中國女性卻受益相對較小。整個20世紀80年代,有平均高達80%的女性人口參與勞動。然而到2017年,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卻降至68.8%,僅略高於美國(66.1%),大致與日本(68.4%)持平。這一下降趨勢與巴西和南非等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相悖,後者同時期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均有所增加。
據人權觀察組織稱,2018年發布的中國國家公務員崗位招聘中,有19%提到「只要男士」、「男士優先」或「適合男士」。
這一趨勢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中國不斷變化的社會結構與經濟現代化通常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例如,20世紀90年代,中國國有企業的重組就極大的影響了女性的就業率。私有化進程雖然旨在提高生產力與效率,卻導致了通常為女性的低技能工人遭到裁員。
中國的發展對於男性裨益更多。城市男性與女性工作者之間的收入差距從1990年的15%擴大到2000年的25%,而這一差距已持續二十年之久。2017年招聘網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女性的平均收入比男性同事低22%。
有鑒於此,世界經濟論壇毫不意外地將中國在男女薪酬平等方面排在全球第70位,分別次於美國第27位、英國第53位。韓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是中國的兩倍多,而其薪酬不平等程度甚至高於中國,在薪酬平等排名中位列全球倒數第五。2015年,韓國女性與男性的人均薪酬差異竟高達27000美元。同年,中國女性與男性的薪酬差異約為5000美元。
薪酬差異的背後也有其他因素。大約50%的中國女性從事秘書、銷售與會計工作,其薪酬通常低於57%中國男性都在從事的銷售、技術與製造崗位。管理層崗位中女性的缺乏則進一步加劇了薪資差異。據世界經濟論壇稱,在中國,高管人員中僅17%為女性。這些因素並非中國獨有,因為德國也只有29%的管理層職位由女性擔任。在日本,這一比例則僅為12%。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 A Conversation with Leta Hong Fincher
中國女性的政治參與度
全球女性在政治賦權方面都將繼續面臨重重阻礙。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女性在全球各國的議會席位中僅佔23.6%。中國女性的政治參與水平相對較低。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女性參政程度排名中,中國位列第77,高於同樣人口眾多的印度(第90位),但遠遠落後於美國(第19位)。盧安達以議會中47.4%的女性席位拔得頭籌。
自1949年以來,在現在人數達到25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中的歷史上,一共只出現過6名女性成員。
中國政府已採取相對應措施以鼓勵女性更多地參與政治。從2011年至2015年,在聯合國的協助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針對農村婦女領導力與政治參與度的培訓計劃給與了支持。
但這些努力的效果並不顯著。從2006年至2017年,中國在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的排名下滑了25位,在144個國家中排名77位。除法國外,七國集團的所有成員都出現了類似的下滑。與之相反,一些國家的排名有所上升,智利的排名就從2006年的56位躍升至2017年的36位。
中國女性越發積極地通過抗議維護自身權利,但激進發聲卻愈加困難。最近,中國也參與到「Me Too(我也是)」運動中,中國女性開展活動,抗議譴責在大學與工作場所發生的性侵與性剝削行為,但這卻迅速遭到了審查。這一運動的標籤在中國知名網站微博上變為熱門話題後不久,便被審查機構刪除。
此前由民間發起為,為女性維權的運動也曾遭受政府的阻撓。女權五姐妹是由五名中國女性組成、以社會活動而聞名的團體,她們於2015年因抗議地鐵性騷擾行為而被捕。儘管已從監獄釋放,但她們如今仍舊被貼著「犯罪嫌疑人」的標籤。
本文由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實力項目發表,如有轉載,請標明出處。